2019年4月14日,公司組織春季登山活動,大同文化2018年度先進員工和管理團隊會同正佳生物和紅星公司員工六十余人,前往何店十九山展開登山活動。
這天老天爺特別眷顧,天氣晴好,早上,,我們于8點半到達市政府廣場,三處人馬集中一起,到齊后,大家開著十幾輛車浩浩蕩蕩前行,經過約40分鐘的行程,我們到達此行的第一站古跡嶺。
古跡嶺,又名狗跡嶺、狗腳嶺,地處十九山以東,在何店鎮與洛陽鎮交界處,古跡嶺和十九山相連,古跡嶺和十九山是東西橫臥的一條大山脈,屬于大洪山脈。貌似一條蜿蜒起伏的龍脈,十九山是龍頭,山上有一寺廟叫“蓋云寺”,遠遠望去,好似海市蜃樓搬漂浮在云端。古跡嶺是龍尾,嶺上也有一個寺廟叫“古跡嶺寺”,古跡嶺寺位于洛陽乾元山太乙古觀和十九山蓋云寺之間,距離乾元山2公里,距離十九山5公里。相傳太乙真人在十九山遛狗時丟了一只狗,便沿山脈向東行走找尋,可惜的是狗沒有找到,只是在十九山以東五公里的地方發現兩個狗腳印,于是,這座大山便叫“狗跡嶺”,也叫狗腳嶺。但人們在同治十年所立的碑文上看到的是寫的“古跡嶺”,所以后來人們把狗腳嶺寫為古跡嶺。
來到古跡嶺半山腰的空曠處,我們棄車步行登山,經過30分鐘的步行,到達了山頂,時值四月,到處一片郁郁蔥蔥的景象,鳥語花香,沁人心扉,風景優美,站在山頂上頗有“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”的氣勢。
隨后我們又驅車前往距離古跡嶺5公里遠的十九山。
十九山位于何店與柳林交界處,好多人聽說過,但去的不多,概因灌木叢生,山高路陡之故。用數字命名山名在全國很少,為何叫十九山,對于其名字的來歷,有以下幾種說法:
一是太乙真人的第十九個徒弟居住此山,后人稱十九山;
二是太乙真人在此遛狗,其中一條狗在這里丟失,所以叫失狗山,諧音“十九山”。
三是曾有十九個仙人居住于各山,此山位列十九,故曰“十九仙山”。當地有“游十九仙山,瞰隨城全貌”之說,據說當晴空萬里的時候,站在十九山上,隨城全貌清晰可見。
十九山海拔488米,山頂建有一寺廟。雨后天晴,便有云霧飄浮山間。山上寺廟,如立云彩之上,故名蓋云寺。
來到十九山下,見到的是一片建筑施工景象。據公司領導介紹:自古跡嶺至十九山方圓5公里范圍內的旅游開發權已經全部屬于我公司所有,公司已經有一整套開發旅游方案。根據規劃,目前公司正在十九山半山處較平緩地帶建筑各種仿古建筑群,構建旅游、儒釋道佛家文化傳播圣地,現場已經初具規模。
參觀一番建筑區后,我們就開始登十九山。十九山山路陡峭。登山不久不少人已經是汗流浹背,隨行的體力稍差的隊友遠遠掉在后面,大家坐下來邊說笑邊等候。此時林道中小憩,山中微風拂面,頓覺暢快淋漓。如此的快意,也許就是登山穿越的魅力吧。峰回路轉,我們慢慢登臨山頂,只見一處青石壘成的古寨墻聳立山頂入口處。雖歷經滄桑,仍氣勢雄壯。由古寨墻進入,便是十九山的山頂。山頂西南一處天井,傳說又叫天池,雖久旱年份不會干涸,令人稱奇。
山頂北部最高處,建有三間石頭壘成的簡易青石瓦房。進門為灶屋和雜屋,經過四方庭院,沿九級石條臺階上去即為正屋,正屋當中供奉有菩薩雕像,供附近香客朝拜。
神精氣爽,獨立山頂,東望隨城,莽莽蒼蒼。雖未能見到傳說中的“游十九仙山,瞰隨城全貌”,但山下田野路徑一覽無余,盡收眼底。此刻人的胸襟,也頓時開闊起來。這或許正是千百年來,人們追尋登高望遠的意義所在。
十九山、古跡嶺的故事,不僅在于其神秘的民間傳說和曾經的旺盛香火,更在于革命戰爭時期,這龍頭龍尾之間,曾是解放前隨南縣委機關所在地,李先念所部曾在這里進行過殊死戰斗?箲鸬膽鸷疽廊槐4嫱旰。栓馬樹、老鷹石、老虎淌、野豬林、香爐尖、牛角尖的生動故事,至今仍流傳民間。
公司進駐此地,欲將此地打造成與柳林明玉珍故里,洛陽千年銀杏谷,九口堰新四軍第五師紀念館相呼應的原生態旅游勝地。相信到那一天,十九山會讓世人體驗到更美的隨南原生態旅游風光。
從山頂下來,時間已接近下午一點。吃過午飯,我們返回公司。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,大家進行了兩場趣味活動,趣味活動都是團體性的,盡管登了兩座山,但隊員們都很興奮,也不覺得累,積極地投身入集體活動,在活動過程中,參加者深刻體會到團隊力量的偉大。
隨著拓展活動的結束,一天的愉快行程劃上了圓滿的句號。
歷練凝聚心智,弘揚大同文化。